免責聲明

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,當中不乏新手,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,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,應儘早起步為佳,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,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。本網誌大部分遊記對全無遠足經驗的讀者來說都不適合,如讀者貿然跟隨遊記而導致有任何意外或財物損失,責任自負。


另外,過往可行的路線現時或會消失,讀者宜善用右面的「網誌定向」功能搜尋目的地資訊,確保閱讀的內容是較新的。

2020年8月5日星期三

嶼西山脊小屏風



  日期:2020年 7月 11日(六)
  路線:羗山道深屈路口 — 觀音山(434米) — 羗山 — 靈會山(490米) — 深坑瀝(小屏風) — 分流頂 — 分流 — 煎魚灣營地 — 煎魚灣 — 二澳 — 大澳地圖
  天氣:多雲,間中有陽光

  大嶼山最西南面的山嶺是坳仔極少踏足的地方,想起兩個月前走過分流,附近發現有官方山徑上分流頂與深坑瀝,那就探索一下,剛好走遍從觀音山至深坑瀝長達六公里、海拔約四百米的山脊線。

  從東涌站乘嶼巴11號巴士羗山道深屈路口站下車,雖然只需回走短短廿米到上山入口,不過沒有人行路,又是馬路開始下坡的位置,經過程得萬分小心。沿鳳凰徑第五段上觀音山,其實巴士已為坳仔上了超過一半高度,因為起點海拔達250米,所以不用太多時間和體力就抵達觀音山,但要上觀音山頂的測量柱,還得多走幾分鐘密林。似乎地勢和風向問題,過去一天大嶼山西南有小雨之餘當前雲量甚多,難怪經過山頂密林時沾了一些水珠。測量柱位置是鳥瞰石壁水塘最佳地方之一,也能清晰看到大澳漁村與羗山的禪院、佛寺。

  第二座要上的山頭是羗山,海拔為459米,但中間的梯級斜度有點高,山頂同樣有測量柱,可北望港珠澳大橋橋樑與隧道口。接下來前往靈會山,海拔較羗山再高31米,剛好進入雲層底部,環境不時被大霧籠罩,但遠一點的山嶺依然受陽光照耀,感覺像下雨前夕。

  又經過路口,繼續沿西南面明顯山徑前進,就是過往從未踏足的大磡森與深坑瀝「小屏風」,地勢較低處是分流頂(海拔241米),是日就要經過以上的地方下狗嶺涌至分流村之間。多年前二澳村民不讓遊人經過,由於二澳本來是鳳凰徑第七段一部分,漁護署一度把鳳凰徑繞經分流頂上靈會山,在2014年左右隨二澳復耕計劃竣工,遊人經過時基本上再沒受阻撓,鳳凰徑第七段亦點復原狀。時間所限,沒上大磡森與深坑瀝之巔,此時天色很快回復晴朗,相信剛才的烏雲密佈純粹地形因素。就在長長山脊的最西點,穿過少量密林,可居高臨下望向煎魚灣、雞翼角、珠江口和隸屬珠海的桂山島,不過能見度沒如想像高,未能看到澳門的建築物。

  高度逐漸下降,但亂石和碎石密度亦明顯增加,所以步伐不能太快。抵達鳳凰徑七段,隨即前往分流村,踏進分流村的第一家士多,地上就放了約六十串尚未成熟的香蕉,其實村裡的蕉林規模不算小,相信生產的香蕉不少會售予遠足人士,印象中坳仔都吃過。在分流村某家士多休息一會,坳仔對村民的出入方法始終好奇,因為位置實在太偏遠,原來他們還要在大澳另外換船,但費用高達四百元,不用運送物資的話可徒步往來石壁。

  休息過後經響鐘坳(煎魚灣營地)至煎魚灣沙灘,在營地的小山崗可南望分流半島和北望稍後會到的沙灘,也少不了深坑瀝的「小屏風」,在上面倒是看不清楚其輪廓。抵達煎魚灣時幾近日落,薄雲中透來的日落光芒,配合只有大潮退才能踏足的雞翼角島,還有沙面上的長長影子,成為整個沙灘的最佳拼圖。

  沿古道略上根頭坳再下二澳村,二澳村裡有些位置容易使人迷途,同時可能有惡犬出沒,宜加留意。無驚無險橫過狹長的二澳村至海岸,然後經近岸的水泥徑往大澳,原來中間通往「水澇漕」路上亦發現一家士多,最後近八點回到大澳,結束全長剛好二十公里的行程,又是個滿足的一天。

  羗山道深屈路口巴士站起步,但離鳳凰徑五段入口有段位置沒有人行路:




  上山初段像古道:


  經過舊羗山郊遊徑入口:


大澳漁村與羗山的禪院、佛寺:






  薄霧中的羗山、靈會山:


  觀音山測量柱:




  石壁水塘:






  東望昂坪至鳳凰山一帶:





  羗山延慶寺:


  由觀音山往羗山途中,可回望石壁水塘:








  羗山測量柱:


  港珠澳大橋橋墩與隧道口:


  沿鳳凰徑標示往靈會山:






  萬丈布一帶有施工跡象:



  靈會山間中被薄霧覆蓋:



  隸屬珠海的桂山島:


  七年前的二澳村封閉告示:


  沿狗嶺涌(西)方向下山:



  大磡山山頂:


  深坑瀝:




  穿越小量灌木可鳥瞰煎魚灣、雞翼角、珠江口:






  只有大漲潮期間才能踏足的雞翼角:



  煎魚灣村:



  遠望隸屬珠海的桂山島:



  大嶼山之西南極:


  經分流頂下鳳凰徑七段的路充滿亂石和碎石:









  狗嶺涌沙灘:



  分流東灣:




  分流石筍:


  沿路口右轉直通分流村(左經分流郊遊徑):



  漁護署竟然會如此關注分流村村民權益?


 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蕉林:


  士多前地上的香蕉:


   分流村另一家士多:


  分流村的蕉林:



  士多老闆提醒女士們留意自己用過的衛生巾:


  石磨:


  分流村古村屋:



  分流西灣:




  珠海桂山海的風力發電場:




  珠海/澳門的高樓群:




  響鐘坳煎魚灣營地


  仰望嶼西小屏風:



  南望分流半島:




  北望煎魚灣、雞翼角:




  珠江口:



  煎魚灣沙灘:


  日落時分的煎魚灣,伴隨雞翼角作背景:







  煎魚灣象鼻崖:






  仍在海中央的雞翼角,是日日間不能登陸:




  雞翼角南岸還有座指示牌(估計寫上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):




  嶼西小屏風與沙灘上的長長影子:




  穿過簡陋原始的煎魚灣村上根頭坳:







  二澳村:






  退潮中的二澳灣:




  二澳海神古廟:


  二澳之黃昏:







  通往「水澇漕」的山徑另有家士多:



  天色漸暗,大澳和港珠澳大橋都已亮燈:









  天色將近全黑的大澳漁村: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